兒童觀察生活實踐分享(一)
今年開啟了在家華德福實踐計劃,首先上場的是1月底的兒童觀察公益講座,連著課程來到最後第5堂。
在理論與實務的分享後,是“進入孩子”的劇情課,這讓家長更加的體驗到孩子的感受,孩子單純的反應和感覺裡面。
相當感謝每位家長課程中的投入,生活中的實踐,你們的反饋給了我和你們自己生命的勉勵,親師的合作讓我們可以越來越與孩子相像,也那幫助自己遇見孩子的心靈。
今天分享一位家長在生活中,進入孩子互動情境的實例,謝謝這位無私的家長。
全文如下:
近日難得有機會與家人聚餐,
我與小妹的孩子年齡相仿,
我的孩子小名是嘿皮,小妹的孩子小名是湯圓,
我發現兩個孩子從小般班的零互動,
到偶有機會相聚、到經常相處孩子互動頻繁了,彼此也較為認識;中間各自上學,有自己的生活型態,雖然認識但相聚時仍舊零互動,各玩各的遊戲。
因為家庭聚餐,兩個孩子坐在一起,
嘿皮較為活潑,湯圓需要時間準備,準備好了也非常活潑。席間嘿皮會興奮想和湯圓玩。
離開餐廳後,
到大姊家孩子們自由遊戲,
兩個孩子頻繁的進出屋子”告狀”
湯圓一直進來找我”投訴”嘿皮打人
媽媽剛開始態度是:你們自己解決。
但太頻繁,我就到外面了解情況。
我才發現,原來是孩子間的”誤會”
嘿皮告訴媽媽:湯圓拿球打他的臉。
湯圓告訴阿姨:嘿皮打他的身體。
我的小妹(湯圓媽)有點惱怒,但不做聲
我立即明白,其實孩子在互相邀請彼此遊戲
但是!這兩個孩子並不認識彼此的喜好。
透過遊戲磨合彼此,
湯圓從小喜歡玩球,會打籃球,所以他以傳球方式給嘿皮,湯圓以為嘿皮會接住,沒想到嘿皮接不住,反而打在臉上,嘿皮委屈難過,以為湯圓打他是故意的。
嘿皮過去面對別人的動作,他會選擇’告狀”請大人或老師處哩,現在他自己處理,但是丟球給他嘿皮不明白,他以為自己被欺負,所以選擇打回去”反擊”。
我自己看到這裡,深刻了解”看懂”很重要。
如果我看不明白,我便會帶這無意識評斷指責或是覺得自己孩子有問題,
實際上孩子沒問題,是大人”沒看懂”。
如果我今天是無意識的父母,我可能會修理自己的孩子給別人看,又或者讓對方不明就理的指責我們的孩子沒家教,都有可能發生。
兒童觀察很重要,用在孩子、也用在自己身上,看見每一次在行為、言語、表情、動作、情緒中細微變化,遇見真實的孩子與自己。